社区公益行动案例分享,社区公益行动案例分享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益行动案例分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社区公益行动案例分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活动,你做了吗?做了什么?
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老婆是社区工作人员,上午陪老婆和社区领导们一起去***院看望空巢老人针对社区20名有需求的独居高龄空巢老人们,开展免费居家养老活动,询问在***院生活情况,房间暖气好不好,吃的好不好,康复理疗效果怎么样,独居老人闫师傅说,感谢政府,感谢社区为空巢老人们提供免费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和社区的温暖和关爱。如下图
在上大学的时候,加入的学校社团组织就是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大学里的三年里参加了各种志愿活动,如探望老人院的爷爷奶奶,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聊天;帮环卫工人清扫大街等,在这些活动中,也许在别人眼里都是些无回报的,较辛苦的活动,但是在我们志愿者中,能体会到很多人体会不到的那种温暖,以及了解社会的一些现象,从而引导我们以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不该做!在那段时光里,每当他们给我一个笑容,就是给了我最大的回报,那个时候是最温暖的!现在出来工作了,做志愿者的时间也逐渐变得少了,但是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会尽量的去帮助他们,希望我们社会越来越温暖!
志愿者是最近几年的新名词,原谅我孤陋寡闻,原来只知道做无私奉献,做好人好事,是学雷锋,不知道什么是志愿者。
退休后,在社区做一些公益活动,社区组织穿印有“”社会志愿者”的标志红马甲,去做好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知道,志愿者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只是名字有了时代的变化。
我作为社区的志愿者,经常做的事有:小区巡逻,维护治安,防火防盗宣传。清理野广告,打扫社区居民楼卫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演节目。理发,洗衣服等。
起初家人是反对的,年轻人不理解,老了老傻帽,帮别人劲头高。一分都不挣,别人还叽笑。
无论别人怎样看,我认为我正在做的是高尚的事,有有意义的事。是生命的延续,是在帮助我自己在这个世界多活一天。这个世界,只要***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
昨天,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20多名驿站志愿者参加"岳阳市2019年壹基金温暖包项目启动仪式",并对壹基金温暖包进行了展示和转运。
今年,岳阳市爱心驿站志愿者协会为岳阳区域儿童筹集了276个温暖包,每个温暖包价值365元,总价值达10万多元。此次的温暖包项目启动后,驿站志愿者将完成最后一公里,陆续发放至岳阳县、平江、临湘等地区去。
义工活动有哪些项目?
在社会营造了难有人帮、身有人护、心有人爱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使志愿服务成为实现老百姓幸福梦、中国梦实践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桥梁。义工活动主要以下:
1、探访老人:志愿者可以在社工或者团队的带领下探访老人,为老人送去温暖,比如陪老人聊天或者表演一些文艺节目。
2、清洁社区卫生:在社工的组织下志愿者可以到社区进行卫生的清理和打扫,比如到公园或者社区周边捡矿泉水以及垃圾。
3、表演节目:有的社区会定期举办一些大型晚会,志愿者可以表演一些节目,比如唱歌跳舞,对自身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4、指挥交通:与交警大队进行合作,在十字路口的地方指挥交通,为交通的顺利畅通营造良好的氛围。
5、募捐活动:帮助贫困地区或者山区孩子创建图书募捐活动,向山区孩子提供课本以及文具等各种学习用品。
志愿者活动有:
1.
探访老人。 青少年志愿者可以再成人志愿者或社工的带领下探访老人,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陪老人聊天等。
2.
清洁社区卫生。 青少年志愿者可以再社工的组织下一起清理社区的卫生,如社区公园内捡矿泉水瓶等力所能及的事。
3.
表演节目。 在社区开展一些大型晚会的时候,可以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一起准备唱歌跳舞类节目,锻炼的同时丰富晚会节目形式。
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证明怎么写?
配合司法所矫正工作情况:参加公益劳动情况、各种教育出席情况、经过社区矫正工作的思想转变,生活情况转变。
就像老师给[_a***_]写评语一样,个人建议实事求是,避免出现过于绝对性的评价,尽量体现社区矫正过程中矫正对象发生的转变。如果是解矫阶段,为了顺利解矫,可以多写优点。
怡海公益是干什么的?
怡海公益是一家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组织,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公益支持。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文化活动等,怡海公益希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进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区公益行动案例分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社区公益行动案例分享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bgnw.com/post/32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