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扶贫公益行动,千万扶贫公益行动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千万扶贫公益行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千万扶贫公益行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公益性扶贫捐赠?
公益性捐赠是指公益、救济性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盈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公益性捐赠的条件限制:
1、通过特定机构进行。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只有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的捐赠,才能够免税,纳税人自行进行的捐赠,不能享受免税待遇。
2、针对特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红十字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特定教育事业、某些特定文化事业、风灾、火灾捐赠等。
公益性捐赠的具体范围包括:
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事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捐赠住房作为公租房的视同公益性捐赠按上述规定执行。
扶贫公益岗位要什么条件能申请?
申请条件:
(1)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
(2)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
(3)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家庭成员;
(4)夫妻双失业(下岗)人员;
(5)处于失业状态的残疾人、烈属、退伍军人;
(6)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
(7)困难家庭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年,近年碧桂园为扶贫公益做了哪些工作?
碧桂园的扶贫是属于润物细无声的,不是为了一把砸个打钱,听个响,这个事就过去了。
碧桂园的扶贫始终都围绕着一个关键,产业扶贫,最有效但也是最困难的方式。扶贫是否长期有效,就是看能不能激发内生动力,送你钱,只能解决一时的贫困,搭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培养扶持愿意扎根的返乡青年,解决产和销的问题,
所以,碧桂园探索总结出了自己的4+X模式,就是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这4个必选动作,加上因地制宜的一个X,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机制贡献了碧桂园智慧和方案。
从2018年以来,碧桂园明确做“党和***的有益补充”,探索推进以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为主的“4+X”模式,持续深耕9省14县,惠及3747个村3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碧桂园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自成立以来,集团创始人杨国强的带领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投身扶贫公益事业。2017年,碧桂园集团选定广东英德结对帮扶点,发挥“啃硬骨头”的精神,通过农林产业、教育培训、党建共建、乡村振兴等方式全力推进英德整县帮扶工作;自2018年以来,碧桂园更是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在全国9省14县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充分体现了杨国强先生和碧桂园集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心系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2019年5月20日,建立“公益联盟共同体”,并举办“公益联盟共同体”发布会,同步宣布“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启动并正式上线“碧桂园·光华助学金”网络众筹活动。
碧桂园集成立20多年来,累计公益投入超过42亿元,直接帮助近20万人脱贫,带动近200万人就业。当前,碧桂园结合对口帮扶14县的扶贫经验率先创新建立“四库”,即产业***库、就业岗位库、专家智库、贫困户动态数据库,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探索推进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及其他创新形式在内的“4+X”扶贫模式,将惠及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千万扶贫公益行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千万扶贫公益行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bgnw.com/post/2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