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寻亲公益行动,烈士寻亲公益行动简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烈士寻亲公益行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烈士寻亲公益行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籍烈士孟庄法长眠厦门红山仔烈士陵园,尚未联系到亲属;头条发起“寻找烈士后人”计划,邀您帮他寻亲。你怎么看?
首先要确定一下,烈士孟庄法的名字,这样才好寻找。
我认为烈士“孟庄法”的名字系“孟庆法”之误。
理由如下:
第一,山东孟氏以孟子为精神始祖,自明以来辈分用字十分统一,在孟氏的字辈表中,并没有“庄”字辈,只有“庆”字辈。
下面是《孟氏字辈表》: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显
志愿军的遗骸是怎样辨别的?
通过历史资料和标志性遗物的方法辨别。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牺牲183108人,绝大部分长眠于朝鲜,部分埋葬在“三八线”以南的韩国。发掘出的遗骸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辨别是否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一步,根据史料记载的战争部署和老兵的回忆确定战场位置。2013年,中韩两国达成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后,韩国政府根据协议内容成了里志愿军遗骸发掘鉴定团,专门负责志愿军遗骸的发掘和鉴定工作。第一步,鉴定团会根据史料记载的战争部署和老兵的回忆确定具体战场的位置,明确战争具***置和伤亡情况。
第二步,将旧战场还原到70多年前的战时场景。这是完成前期确定战场位置和伤亡情况调研后需要完成的又一项极为繁琐和严苛的工作,因为只有还原出当时旧战场的情景,才能找出每一个士兵作战的地方。发掘团人员会根据史料记载和老兵回忆在旧战场上找出每一个士兵可能出现的作战地点,并标注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十分困难,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已经留在那里将近70年了,时间太久,分辨起来肯定非常困难的。
另外,战场上敌我厮杀,阵亡人员都是容易混在一起的,这个遗骸千万不能搞错。
除了根据当时战场的位置,我们志愿军作战的阵地和活动范围等大***置判断外,还需要医学手段加以确认。从体形,基因,身高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应该不会出现差错,否则,就对不起那些英勇献身的志愿军战士了。
一是看衣物。当年埋葬的时候,肯定不是***了衣服下葬的。如果遗骸上有衣服,根据衣物来判断。
二是看遗物。当年埋葬的时候,有些遗物也跟着埋葬了。如枪、小喇叭、水壶等。
三是看标识。因为当年无法将烈士遗体带走,只好就地掩埋。墓碑(坟墓)都是向着北方,向着祖国的方向。韩国人将志愿军统称中国军,停战后,留下韩国的志愿军坟墓有很多都被韩国***做了标记,统一用中韩文字注明中国军。
最后就是验DNA了。借助如今的大数据,一验DNA,然后用大数据一查,也能判断出死者属于什么人种,属于哪国人。虽说不是百分百准确,但七八成把握还是有的。我们收到DNA数据后,再和国内的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中国人了,也可以找到他的亲属。
根据遗物来判断。因为很多随身携带的,比如衣服,***,勋章,很多装备是联合国军没有的,比如另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小哨子。如果有两具抱在一起,被凝固汽油弹烧毁,辨认不出来的,只能做dna来分辨,或者根据遗骨大小做一个基本判断。那肯定是浑身着火的志愿军烈士抱着敌人同归于尽了!
还有很多当初来不及运走,就地掩埋的,都会做一个标记,这个标记也是辨认烈士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在韩的烈士要回家,而朝鲜的不用回家?因为朝鲜有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每年都有朝鲜人民祭拜,朝鲜高层也会祭拜。因为朝鲜人民知道,没有志愿军,没有这1***532名志愿军烈士,就没有朝鲜今天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烈士寻亲公益行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烈士寻亲公益行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bgnw.com/post/19007.html